來源于賽樂博客May 17, 2012
——賽樂肩輪適用于主動助力肩部運動—肩部康復
在肩關節活動度練習中肩部肌肉的活化水平
肩部康復病人經常使用肩輪。這些主動助力練習經常在肩部康復鍛煉中的被動ROM練習的下一步。當保護愈合組織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肩部手術后,主動助力ROM練習經常是肌肉活化的開端。
研究人員想要比較在不同的主動助力練習中肌肉活化性。他們把11個肩部前屈練習分成三種類型:減重、助力、主動運動。15個受試者按照隨機順序做了這些練習,同時我們收集了三角肌前部、崗上肌、崗下肌的肌電圖水平。作者通過判斷這些肌肉的最大活性從而決定正在愈合的組織的最大需求。
每個運動每秒30°
在肩輪的練習中,受試者用非優勢手臂輔助優勢手臂臺高。站立位主動前屈產生最大水平的肌肉活化。練習中崗上肌、崗下肌、三角肌的前部各自產生的平均活化水平分別為17%,14%,31%(最大隨意等長收縮)。他們關于繩和輪練習的活化水平結果和1998 Dockery 和他的同事們的相似研究的活化水平的結果是一致的。
|
Supraspinatus 崗上肌 |
Infraspinatus 崗下肌 |
Anterior Deltoid 三角肌前部 |
Gaunt et al. 2010 |
17% |
14% |
31% |
Dockery et al. 1998 |
18% |
10% |
25% |
Table: %MVIC of muscle activation during shoulder pulley forward elevation AAROM in healthy subjects
表格:使用肩輪前屈主動助力運動肌肉最大隨意等長收縮活化百分比
受試者也進行了仰臥位的肩關節賽樂彈性抗阻運動,起始位為肘關節伸直肩關節外旋屈曲到90°。他們主動移動手臂并拉長彈力帶到160°然后緩慢回到起始位置。有趣的是,仰臥位彈性抗阻訓練比肩輪產生的崗上肌、崗下肌、三角肌前部的肌電活化分別少8%、13%、15%。
|
Supraspinatus |
Infraspinatus |
Anterior Deltoid |
Active Shoulder Elevation in standing 站立位主動肩抬高 |
29% |
21% |
45% |
Supine Thera-Band 90-160°仰臥位賽樂彈力帶抗阻 |
8% |
13% |
15% |
Shoulder Pulley forward elevation肩輪前抬舉 |
17% |
14% |
31% |
AAROM elevation in standing with bar站立位主動助力抬高 |
16% |
13% |
30% |
Table: %MVIC of muscle activation during other ROM exercises in healthy subjects (from Gaunt et al. 2010)
健康受試者在其它ROM練習中的肌肉活性最大隨意等長收縮百分比(from Gaunt et al. 2010)
作者發現所有的減重運動包括賽樂帶90-160°的屈曲練習在康復的早期階段增加活動度將是合適的。
此外,這些練習對于正從被動ROM發展為主動ROM練習將是很好的第一步鍛煉。作者也得出結論使用肩輪豎直位助力練習產生低而緩慢的肌肉活化水平。
所有的練習都比在肩胛骨平面主動抬高肩關節到160°產生肌電圖活化低。從我們看到的練習中低水平的活化率中,作者注意到不需要首先做抗重力保護崗上肌崗下肌的鍛煉,然后再是豎直的主動助力ROM練習。然而,需要保護三角肌的病人(尤其肩袖術后)要首先做抗重練習,然后是主動助力。
我們得出結論,肩輪練習在肩袖肌群產生較低水平的活化(14-17%),三角肌(31%)中等活化。仰臥位的賽樂( 90-160°)的練習產生8%-13%的肩袖肌群活化,15%的三角肌活化。臨床醫師可以參考這一信息為肩部術后病人做出更好的處方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