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及居家人群普遍存在個體肌肉組織缺乏力量及耐力,以及神經肌肉功能上的不協調,極易造成肌肉筋骨勞損。那么如何進行肌肉鍛煉?如何針對身體不同部位進行鍛煉?現在,正式邀請關注職業健康的你,一起學習及鍛煉預防肩頸肌肉筋骨勞損的運動!
肌肉鍛煉運動的好處:
進行肌肉鍛煉運動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身體的肌力及肌耐力。所謂的「肌力」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而「肌耐力」則是指肌肉能夠持續用力的最長時間或最高反復次數。此外,對于運動初學者而言,肌肉鍛煉運動亦可以促進神經及肌肉系統的協調,提升運動表現。一直以來,健康體適能工作者提倡使用漸進式阻力訓練來結實肌肉及強化關節。
以下會扼要地列出進行肌肉鍛煉運動的好處:
1. 保持身體正確姿勢及改善體態
2. 減少肌肉及關節的慢性痛癥
3. 增加身體的保護能力
4. 促進生理機能及健康
5. 增強運動能力
6. 減低受傷機會
7. 減低精神壓力
8. 增強自信心
肌肉鍛煉運動的基本指引進行肌肉鍛煉運動之前,必須清楚了解一些基本的原則及指引。這樣鍛煉起來才有事半功倍之效果!以下會列出進行肌肉鍛煉運動的基本指引:
1. 盡量穿著較松身的衣物,先進行伸展運動作熱身。
2. 應該選用漸進式阻力訓練,以較安全及有效的方法改善肌力及肌耐力。
3. 每星期最好針對身體各主要肌群,進行二至三天的鍛煉。主要肌群包括胸部、肩部、上背、腰背、腹部、臀部、大腿及小腿。
4. 每次鍛煉時,針對每一組主要肌群進行兩至四組的訓練;每組鍛煉運動應進行10 至15 次重復動作。
5. 運動過程中應該保持呼吸暢順,用力推拉時呼氣,回復起始位置時緩緩吸氣。此舉可減輕心血管系統因閉氣而導致的不良反應。
6. 每次訓練后,都以伸展運動作緩和及整理。
7. 康復中、傷癒后、關節疼痛及懷孕期間的肌肉鍛煉運動,需要有專業人士監督下進行。
彈力帶是適合于辦公室及家居進行的肌肉鍛煉工具,根據阻力訓練的原則,訓練時的阻力負荷一定要超出平常所習慣的負荷才能帶來進步。故此,當我們進行肌肉鍛煉運動時,亦需要利用適當的負荷物,以求達到訓練效果。除了常見的健身器械及啞鈴外,彈力帶是近年十分流行及普及的輕巧阻力訓練工具。另一方面,由于肌肉對于訓練負荷有適應性,鍛煉者需要因應體能的進度,增加訓練阻力的負荷。市面上較常見的彈力帶分為紅、綠、藍三色,阻力負依次遞增。不過,初學者在使用彈力帶前,需要留意以下事宜:
1. 使用前,需檢查彈力帶有否出現龜裂或被扯破
2. 切勿把彈力帶拉向自己面前
3. 如需將彈力帶打結固定在支點,必須確保已綁緊
4. 拉扯彈力帶后必須緩慢還原,以防肌肉損傷
5. 使用彈力帶時,不可突然放松
6. 用力時呼氣,還原時吸氣,切勿憋氣
針對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鍛煉運動示范及動作描述
現在,你可以找一個較舒適及寬廣的地方(最低限度是張開雙臂而不致于觸碰物件的空間),準備一張安穩的座椅(可作休息及扶持之用)及一條最少1.8米長的彈力帶,開始學習及鍛煉預防肌肉筋骨勞損的肌肉鍛煉運動!留意左右兩邊的關節部位都需要均衡的伸展運動鍛煉。最重要的是仔細閱讀動作的描述,再參看附圖的運動示范。
胸部
1. 固定彈力帶于手臂外側近腋下位置,雙手緊握彈力帶的兩端,提起手肘直至與肩成一直線,拳頭向前。
2. 用力向前伸直雙臂,直至手肘微曲,再返回開始位置。
3. 重復10 至15 次,進行2-3 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2 分鐘。
上背部
1. 前后腳以弓步站立,前腳固定彈力帶,身體前傾,挺胸收腹,開始時雙手垂直并置于身旁。
2. 雙臂用力向后拉至背部肌肉繃緊(肩胛骨附近),再返回開始位置。
3. 重復10 至15 次,進行2-3 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2 分鐘。
肩部1
1. 站立,雙腳與肩同寬并固定彈力帶,雙手緊握彈力帶的兩端并置于身旁。
2. 向上聳肩,直至肩膀感到繃緊,再返回開始位置。
3. 重復10 至15 次,進行2-3 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2 分鐘。
肩部2
1.坐下,以腳固定彈力帶,提起手肘直至與肩成一直線,手肘屈曲90 度,保持腰背挺直。
2. 用力向上推舉至手肘微曲,再返回開始位置。
3. 重復10 至15 次,進行2-3 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2 分鐘。
上臂
(三頭肌)
1. 提起右手并緊握彈力帶的一端,拳頭置于腦后,手肘向上,左手在下背位置固定帶的另一端。
2. 保持上臂固定,用力向上伸直手臂直至手肘微曲,再返回開始位置,換邊。
3. 重復10 至15 次,進行2-3 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2 分鐘。
上臂
(二頭肌)
1.坐下,以腳固定彈力帶,雙手緊握彈力帶的兩端,手肘微曲,雙臂貼近身旁,保持上臂固定,腰背挺直。
2. 用力向上屈臂至二頭肌感到繃緊,再返回開始位置。
3. 重復10 至15 次,進行2-3 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2 分鐘。
注: 由于健康狀況及生理素質的差異,如未能成功根據上述動作之描述及運動示范所進行的肌肉鍛煉運動,切勿強行鍛煉,請先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并尋求指導。如在進行上述鍛煉時或之后,身體產生不適及任何負面變化,請即停止練習,尋求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的協助。肌肉鍛煉運動是學習預防肌肉筋骨勞損運動鍛煉方法的第二步。謹記鍛煉身體須持之以恒,停止練習會令鍛煉效果倒退。
(轉自香港體適能總會)